2013 年 5 月我被公司派到日本進行為期三年的研修。公司給了我這個彌足珍貴的機會,無論是對于日本文化、日語以及開發技術上都讓我受益匪淺,對我來說在日本這兩年多的生活是我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 來日本之前,我對日本知之甚少,尤其是對日本的文化和風土人情等。雖然在公司時董事長和副總給我們講了很多,但是畢竟自己沒有身臨其境地感受過,所以還是有些緊張和不知所措。不過到了日本之后,所有的無所適從都消逝了。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我感受到日本的話,我想最恰當的詞莫過于“溫暖”。這種溫暖我認為最能體現的地方就是“為他人找想”的思想。無論是走在日本的任何地方,大家都會首先站在別人的立場為他人考慮。舉幾個例子來說,感受最明顯的就是安靜,無論是人比較多的公交車上還是車水馬龍的馬路上,每個人都盡量保持安靜,在路上也很少聽到車輛鳴笛聲,大家都盡量做到不影響別人;再比如說環境,日本的干凈程度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這和每個人的自覺愛護分割不開,每年四月櫻花盛開的時候,到處都可以看到人們坐在櫻花樹下賞櫻花的美景,吃著烤肉喝著啤酒,從遠處看去,賞花的人襯上迷人的櫻花簡直就是一幅其樂融融的盛景,但是人們賞櫻花之后絕對不是隨隨便便就離開,而是認認真真打掃,在確保衛生達到干凈之后才離去,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每個人都堅守著這種為他人著想的行為,久而久之也成為了一個民族的素質:還有一個比較細節的地方,無論是哪里的電梯,不管是繁華都市也好僻靜的小城市也好,每部電梯的按鈕下都有盲文,雖然是很微乎其微的地方,但是足以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 除了學習到日本優秀的文化,感受異樣的風土人情以外,來到日本還有一個很大的收獲就是日語。從對日語的一無所知到可以無障礙地進行交流,都離不開公司的培養。從西安的日語課程開始,公司就本著將我們培養成精通日語和技術的全面型人才為目的,經過這兩年多在日本的進一步學習,日語更是進步不少,甚至比自己學了十年的英語都要好,而能有今天的收獲,除了自己不斷的學習外,更重要的是感謝公司給予的赴日的機會。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技術方面的收獲,這兩年多的時間里積累了很多的開發經驗,學到了很多軟件開發流程,使自己在技術方面有了質的飛躍。在技術領域開闊了視野,接觸到了很多原來沒有接觸過的編程技術和數據庫的操作,比如, Visual Basic 、 VB.NET 、 ASP.NET 、 JAVA 、 PL/SQL 、數據庫等等。而這些知識的獲得都離不開公司前輩手把手耐心地指導。公司的目標是每個員工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 BSE ,所以當編程經驗足夠豐富以后,就會參與到一些設計方面的工作中,從概要設計到詳細設計,通過一年多設計的工作,我才理解到軟件開發真正難的和核心的不是編程而是設計。設計時要通過自己一步步地思考,站在客戶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最終的目標是設計出不但操作簡單而且又能實現強大的功能來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傊?,通過自己在技術領域的不斷探索,加上總社前輩們的悉心指導,我們通往 BSE 的道路一定會平坦許多,但是我離一名合格的 BSE 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還要不斷地努力。但我對自己很有信心,因為公司會為我們掌舵導航,前輩們會給我們指點迷津。